6月30號,滴滴在美國低調上市,股票代碼為(DIDI),上市首日股價直升27%,市值突破800億美元估值,但收盤時回落至1%,可以說是表現中規中矩。不過這些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,這么大一個事,竟然進行得悄無聲息,上市之前竟然沒有任何風聲。

7月1號,這是中國百年以來最重要的時期,不宜生事。滴滴選擇在6月30號上市,都是有原因的,就是他們篤定了7月1號什么事都不會上熱搜,也就不會被關注,只不過他們都沒想到結局竟是這樣。滴滴攤上事了。
7月2日,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發布公告稱,對“滴滴出行”實施網絡安全審查,審查期間“滴滴出行”停止新用戶注冊,隨即滴滴股價也應聲下跌。
7月4日,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通報表示,滴滴出行APP存在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問題,因此就出現了滴滴出行及其相關應用在各大應用商店下架的消息。
這真的是一日天上一日地下,不過事情并沒有到此為止,反而愈演愈烈!
7月16日,滴滴被七部門調查。據環球時報消息,國家網信辦會同公安部、國家安全部、自然資源部、交通運輸部、稅務總局、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聯合進駐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,開展網絡安全審查。

值得一提的是,隨著國家調查進一步深入,近期網上有消息傳出:7月20日起滴滴停止服務!7月20日,也就是明天,而停止網絡服務,則意味著滴滴全面關停,這消息如果屬實,那國內一些同樣存在貓膩行為的互聯網公司,恐怕真的要徹夜難眠了!
不過好在隨著該消息進一步擴散,滴滴公司也是急的坐不住了!7月17日,滴滴公司正式回應:網傳“滴滴出行將于7月20日停止網絡服務”的說法為謠言,目前滴滴已經向公安機關報案。

雖然說,滴滴出行做出了辟謠,但是謠言一出影響力還是有的,特別是對于滴滴司機方面,影響頗大,畢竟這多少會讓一些滴滴司機轉投其它平臺,而滴滴司機的流逝對于滴滴網約車業務的影響絕對是重大的。
但事情顯然不會這樣結束,隨后的七部門入駐滴滴事件,也無形之中透露出一個問題,這次滴滴真的捅了大簍子了。停止注冊、全網下架APP、入駐審查,問題越鬧越大了,如果滴滴不能給出合理的解釋或者自證清白,那么謠言可能真的會成為真相。

縱觀商業歷史,還沒有滴滴這樣七個部門甚至國安局都出動的,要知道當時阿里出事時,也只有四個部門入駐,而滴滴這次卻是惹了七部委聯手入駐企業,其背后必然是一個極有分量的人或組織在協調。地位一定高于這7個部委。不然無法指揮調動這些人力。這么一看,你就能知道滴滴捅的簍子有多大。
不過從客觀的角度講,我們依然相信監管是懷著善意的,只要滴滴有一顆整改的心,只要滴滴沒有犯下原則性的錯誤,滴滴仍然會是打車軟件中的巨頭,仍然會為我們的生活創造便利。

而滴滴犯下的事件,究竟是內部矛盾,還是敵我矛盾,讓我們靜待監管的最終消息吧。
本文由網上采集整理發布,不代表本站觀點和立場,如有侵權請告知本站刪除,本站不負任何責任和承諾。如若轉載,請注明原文和注明出處:http://www.ddcaps.com/seozimeiti/itkeji/2325.html